周礼林

周礼林,侗族,1967年12月出生,天柱县坌处镇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人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员、黔东南美书家协会会员、天柱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评论

     

    古今融合,梦幻山水

    周礼林国画鉴赏

     

    乙客|文

     

    周礼林,侗族,1967年12月出生,天柱县坌处镇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人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员、黔东南美书家协会会员、天柱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致力于美术教学工作,探索美术教学的最佳途径,发表若干论文,并创作不少反应本地区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和美术馆收藏。

     

    周礼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能在美术理论研究和国画创作方面取得斐然成绩,不得不令人敬佩。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近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傅抱石出身贫寒,生长在一个修伞匠之家,为了撑起家庭的重担,身为长子的他11岁在瓷器点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后来考取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一名美术教师教授中国美术史。对中国美术史的精研,为他后来在国画方面所达到的巅峰高度指明方向,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被张大千誉为“八百年来无此奇笔。”

     

    这足以说明,一个画家要达到真正的高度,仅仅拥有临摹功力和技法是远远不够的,特别的对于历史题材的大作品,如果不对中国美术史有着深彻的研究,就无法精准把握中国画的精髓之内涵。

     

    从这方面来讲,周礼林选择是非常正确的,用高屋建瓴的美术理论研究指导实际创作,不仅避免了创作过程中偏颇选择的倾向,而且为其能创造高水平的作品提供了可能性。

     

    从周礼林的山水画作品来看,他的画拥有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雄厚功底,特别在构图方面,特别喜欢采用三远法之高远法,使得画面呈现出气势磅礴、境界幽深、草木华滋、浑厚苍茫的神奇幻境。画面中往往高山峻岭突兀而起,直插云霄,所展现之俊秀雄奇、浑茫浩瀚不可遏抑,贯彻天地,极具冲击视觉魅力,达到了百看不厌的审美意境。不过,其画与传统山水画亦有不同,主要在于设色成为其山水画最主要特征。

     

    传统山水画虽然设色,但一般讲究色不碍墨,以墨为肌肤骨肉,以色为神韵,因此不论是浅绛法还是青绿、金碧山水都非常讲究赋色的分层晕染,干透之后再覆盖一层染料,直至达到理想的色彩,而且此时,色彩虽然浓烈却对笔墨的主题丝毫不致影响。但在周礼林的画面中,画家的随类赋彩大胆豪放,不拘一格,看似有色彩倒泼之疑,能发郁郁芊芊之广袤。但其实却是“惨淡经营”,细微处精谨工致,笔笔精到,在动与静之间,在严肃与活泼之中,在写意与精工之寸,融合出色墨交融、绚烂瑰丽,浑然天成之势。画家用色还喜欢对画面进行虚幻化和梦幻化处理,梦之蓝、霜叶红于二月花、蓝紫氤氲迷离等都出现在画家的笔下。而这些斑斓的色彩在现实中往往是难以寻觅的。甚至可以说,这些画面和色彩正是从画家内心深处走出来的,就像是梵高的绚丽的向日葵,在真实的世界中是不存在这般迷人的色彩的,而艺术的独特魅力恰恰就在于此。

     

    作为山水画中山石的皴法,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技法。山水画的神韵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皴法使用。而古往今来,皴法多如牛毛(包括王蒙创造的牛毛皴),选择哪一种或几种皴法成为画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法。周礼林的山石皴法采用了简远天成的折带、小斧劈皴甚至勾勒皴法,这些非常清晰的皴法的特点之一是能够凸出山石面块的峭硬感和层次感,并对色的透明度毫无障碍。而且他的山石多在侧面进行皴,与正面的浑厚苍茫密集态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给人过目不忘的记忆。

     

    周礼林的画承继传统,从作品中能够看出他远师北宋山水鼻祖痕迹,而同时,他的画又融入了现代山水画派的风格,倒影、飘渺、水粉、油画等效果艺术都有所涉猎展示,并纯熟地融合到自己作品中去,形成了水墨交融、色墨无碍的斑斓艺术世界。而且,他的画给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憾,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